“突破案件要有策略性,要‘快’‘巧’结合……”
“谈话的技巧很重要,如果被谈话人沉默不语一定要先消除他的心理负担,然后结合违纪问题从亲情、友情等角度开展谈话……”
日前,走入石家庄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一场业务研讨正在展开,从讨论中,外人很难分辨出哪些是“新转隶”干部,哪些是“老纪委”干部。
为推进纪委监委的全面融合,市纪委监委自挂牌以来,从学习培训、规范流程、加强日常业务指导等方面入手,不断促进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监委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的协调衔接和深度融合,形成“1+1>2”改革效应。
“以前从事反贪,核心是发现线索、固定证据,尽快突破案件;而现在要更多从政治上考虑工作,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从市反贪局转隶到第六纪检监察室的干部侯春田表示,监委成立后组织的一系列培训和日常的业务交流让他迅速适应了新工作、新要求,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岗位。
“我们采取集中培训+日常教育的方式,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提高工作本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中学习解决共性问题,平时以案代训,大家随时交流困惑,在实战中磨合成长。
在重视业务培训的同时,石家庄市纪委监委以谈心谈话为抓手,通过领导带头谈、班子分头谈、适当集中谈、科室内部谈等方式,增强转隶干部“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的思想意识。机关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迅速将转隶人员编入党小组,保证每一位党员都能尽快融入新集体,找到新组织,通过不定期组织各党支部集中学习相关党纪及法律法规,促使工作与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函询问题的被反映人要在收到函件后15个工作日内写出说明材料。”“采取留置措施的要在24小时内通知被审查人亲属。”石家庄市纪委监委把“建章立制”贯穿监察体制改革全过程,研究制定了《市纪委监委机关执纪监督监察工作流程图及常用文书样式》《石家庄市监察委员会调查措施使用规定(试行)及常用法律文书样式》等制度规定,从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规范。
“执纪监督审查工作流程图,脉络清晰、直观明了,为我们一线办案人员提供了依据和遵循。”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秦占良表示,纪法有效融合增强了监督执纪工作的程序性和规范性,提高了执纪审查的质量和效率。
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工作力量向执纪监督一线倾斜,为确保人尽其才,在干部配备上,根据转隶干部的专业特长,实行干部交叉配备、人员混合编成,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在对违纪违法线索的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时,实施“一案一指定”“一次一授权”,分工更加明确,职能更加聚焦。
为逐级传导压力,实行纪律审查调查工作月通报制度,主要领导带头调度,分管领导直接调度,主管领导一线指挥。对工作被动,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进行岗位调整,以此来激励纪律审查工作的同志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思想上的深度融合、纪法上的无缝衔接、业务上的互补互助让石家庄市纪委监委实现了收指成拳,形成合力的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同比增长217.06%;立案同比增长165.76%;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数同比增长108.54%。“1+1>2”改革效应显现,监察体制改革形成的制度优势正在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