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0年,杨杰民20出头,在栾城县(今栾城区)楼底乡中学做初中英语代课老师。当时,学校组织了一次义务献血,这是他平生以来第一次献血。
回忆起第一次献血时的情景,杨杰民至今还历历在目。那天,他在流动献血车旁驻足了片刻,没有过多地停留,就径直走入献血车,排着队挽起衣袖,静静地看着跳动的脉搏中缓缓流出200毫升血液。想象着自己的血液流淌进别人的体内,可以救人的性命,杨杰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经历了第一次献血,杨杰民发觉自己“上瘾”了,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他的人生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献就是20多年。
妻子崔书欣说,到2004年,杨杰民就先后献血10次。2004年机采血小板出现后,杨杰民就经常到40多公里外的省血液中心去献成分血,并将手机号码留在血站。为了方便血站的工作人员能够在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联系他,杨杰民的手机还专门为血站设置了特殊的“警笛”铃音。
如今,回忆第一次献血时的感受,杨杰民笑着说道:“第一次献血,很偶然,那时对献血的知识了解不是很多,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的。”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偶然,可是20多年不间断无偿献血,这就是一种必然,一种源自内心对他人爱的必然,一种来自内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必然。
把献血当成一种习惯
2005年正月初五的下午,杨杰民正和邻居下象棋,忽然被一阵急促的“警笛”铃声打断,原来,正定县的一个小男孩在燃放烟花炮竹时,不小心炸掉一个手指,急需输血,而血库却又缺BRH(D)+这种血液,恰好杨杰民正是这种血型。接到省血液中心的紧急求助电话,杨杰民二话没说,立即驱车赶到了省血液中心,献出了1个机采成分血(按全血800毫升计算),孩子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孩子家人感动不已,非要把1000元钱作为报酬塞给杨杰民,杨杰民婉言拒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杨杰民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道出了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8年汶川地震,杨杰民每天都守在电视机旁,当看到灾民在失去美好家园的同时,还备受身体痛苦的煎熬,一想到这些,杨杰民就感到身上如同刀割似的一阵阵疼痛,再想到血库用血紧缺,他立马坐车到省血液中心献了2个机采成分血。“其实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当献血成为一种习惯,为别人奉献爱心就会变得很简单,希望我们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杨杰民朴实的话语,不知温暖了多少受伤者的心灵。
让更多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
其实,杨杰民的无偿献血举动,刚开始家人并不理解。杨杰民上了年纪的母亲,常苦口婆心劝他不要做“傻事”,吃多少东西才能养那么点儿血啊?杨杰民总是耐心地跟母亲讲解献血的知识及意义,慢慢地,家人开始理解他的行为并表示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杨杰民不仅自己无偿献血,还鼓励身边的人也加入进来。在杨杰民的带动及影响下,他的妻子崔书欣,朋友胡娜、刘建良等以及朋友身边的亲人也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义举之中。
在献血的同时,杨杰民没有忘了本职工作,并在工作之余考取了中医上岗资格证,成为一名按摩师。有手艺就要更好地为周边群众服务,2003年到2005年期间,他为周边村民免费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正骨上百人,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作为“栾城献血第一人”,他因无偿献血先后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省“志愿服务金奖”等奖项。
“奉献自己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那些绝望的生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当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杨杰民说。
8月9日清晨5时,47岁的杨杰民已经起床了。洗漱完毕,吃过早饭,他便匆匆地赶往栾城区202路公交站等候公交车——他要到省血液中心献血。20多年来,杨杰民献成分血25次,累计献血量高达1.9万余毫升,血量相当于四个成年人的血量。他说:“献血让我保持健康的体魄以及对生活的激情,献血还可以挽救别人的生命,用自己的血液让别人的生命得到延续,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神圣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