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灵寿县陈庄镇李家沟虽然紧邻横山岭水库,却因地势高,吃水、浇地成了困扰村民长达半个世纪的难题。十里八乡的人称它是“旱岭岗”,姑娘们都躲着这个村不嫁。近两年李家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65米的深水井打上了,两千米的管道铺设到各家各户地头,全村人终于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日子。如今,这个村还谋划着搞蔬菜大棚和食用菌种植,而托起小村庄绿色梦想的却是村里双目几近失明、双手残缺的残疾人张晋太。
修渠引水
“旱岭岗”摘了帽
灵寿县陈庄镇李家沟自然村,是个有着140多口村民的贫困村,坐落于横山岭水库旁,耕地130多亩。从行政区划上,它是隶属张家台村的一个生产小组。
4月下旬,在村口看到一位村民正甩着胳膊沿着新水渠在田间穿行。村民石秀萍说,那个人就是他们的小组长张晋太,这条水渠也是他带头修的。“从水渠施工开始,他每天都会穿行在地里,眼神不好的他无数次摔倒,又都爬起来,继续向前走,乡亲们都知道他为的是能赶在旱季来临前让村民们用上水库的水,让今年的庄稼不再受旱。”石秀萍说。
追上去才发现,甩着胳膊的张晋太没有双手,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水渠刚刚试过水,我想再检查一遍。”张晋太说,这条水渠从水库边一直引到村中,全长450米的水渠,并且还铺设了两千多米的管道,有了这条渠全村85%的耕地就都能浇上水了。
村民李营花说,他们村几乎全部是旱地,前年大旱,庄稼几近绝收。“即便赶上好年景,一亩地最多也只能收700斤玉米。有了渠今年亩产有望超千斤。”李营花说,“旱岭岗”的帽子他们村戴了半个多世纪,这次也终于可以摘掉了。
奔波立项
残疾汉子用行动报恩
37年前一场意外,张晋太被炸掉了双手,眼睛也被炸成了一级伤残,再近也只能看到一个人影。重度残疾的他一个人生活,成了村里的五保户。“无数次找不到回家的路,是好心的村民送我回家;去地里放牛牛跑了,乡亲们会跑上几里路帮我找回;要去附近村赶集买生活用品,也是乡亲们陪着我,帮我付钱。”张晋太说,这些年不仅有国家的补贴,还有乡亲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用行动来回报乡亲是他藏了多年的一桩心事。
2013年3月,张晋太被村民推荐全票当选了小组长后,便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的愿望,屡屡只身一人前往县城争取项目。
眼睛看不清路,好几次过路口他险些被车撞到;有时着急赶车,他常常一天吃不上一口饭、喝不到一口水。乡亲们看着心疼,开始轮流陪着张晋太到县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反映情况、申请项目。
深一脚浅一脚,跑了十多趟,张晋太的执着感动了与他接触过的每一个单位。随后,他不仅成功申请到了65米深水井项目,还在县供电局的帮助下,给村里引来了高压线,又给村里添置了两台变压器。
绿色种植
托起贫困村的致富梦
吃水的问题解决了,电力设备也有了,灌溉又成了张晋太的心头事。于是,他又找到了县扶贫办,争取到了铺设管道和修建水渠的灌溉项目。
如今,李家沟的基础设施完善了,驻张家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组正和他商量着准备依托水库边的生态资源,发展蔬菜大棚和食用菌的种植。“搞种植,涉及到占地和投资,穷怕了的乡亲们肯定有人接受不了,我已经决定把自家的责任田拿出来做种植试验田。”张晋太说,贫困村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就必须要发展绿色种植项目,这是他们全村人共同的梦想。
随后,从新华区人民检察院驻张家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组了解到,目前,他们已经联系了省农科院,准备近期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找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董 昌 通讯员 段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