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论坛_石家庄门户社区_石家庄bbs,是本地人讨论美食、旅游、购物、交友、结婚、育儿、租房、招聘等话题首选网站。

 找回密码
 加入石家庄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3728|回复: 0

河北省消协:网络欺诈80后、90后受骗最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0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恭喜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抽选为幸运号码”“你有3201积分,可兑520元现金”……你是否也收到过这样的诈骗短信呢?日前,河北省消费者协会等全国43家消费维权单位共同发布《“打击网络欺诈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对85173条举报的欺诈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
        这份“大数据”报告显示,在“互联网+消费”的大环境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手段,将诈骗活动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呈现出诈骗手法多样化、诈骗对象精准化、连环诈骗普遍化、被骗对象年轻化的“四化”特点。其中,中奖欺诈、积分兑换、退款欺诈名列欺诈类型的前三位,80后、90后受骗者占到了八成多。
        省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在“双11”、“双12”以及圣诞节、春节等各种节日期间,骗子往往也最活跃。消费者一定要注意电商退款诈骗、退票改签诈骗,以及虚假红包等新型网络诈骗,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中奖欺诈占比最高
        《报告》显示,通过对85173条举报的欺诈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中奖欺诈是此次活动中接到举报最多的类型,共举报15262例,占比17.92%。
        随着越来越多综艺节目的火爆推出,诈骗分子往往打着这些综艺节目的名义,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邮件等手段向用户发送中奖诈骗信息,如“恭喜您的手机号码抽选为二等奖幸运手机观众,您将获得奖金16万元以及苹果公司赞助提供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请登录www.zjwstvk.com领取”,然后通过高额奖金诱骗用户点击短信中的网址,而该网址实际上是诈骗分子事先制作好的钓鱼网站。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诈骗分子设计的中奖金额也水涨船高,相比去年10万元左右的中奖金额,今年骗子已经把中奖金额提高了50%。
        省消协专家提醒,近期不法分子利用热点娱乐互动节目如:浙江卫视、爸爸去哪儿、非诚勿扰等中奖钓鱼诈骗信息较多,面对不明渠道发来的中奖信息,千万不要轻信,切勿上当受骗。
        积分兑换 银行被仿冒最多
        目前,诈骗分子对积分可兑换金额的设计普遍偏小额化。从报告上看,打着建行旗号的诈骗最多,占比达到了41.2%,其次为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运营商、企业等官方客服电话向用户发送诈骗短信,声称“你有3201积分,按照10%的兑换比例,可以兑换520元现金。请登录fecckn.cc网站进行兑换”等。用户一旦进入其提供的钓鱼网站,按照流程输入卡号、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预留号码等一系列信息后就会上当。
        省消协提醒,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网址,并务必回拨银行或电信公司进行核实确认。根据举报数据分析显示,国内几乎所有银行都难逃厄运,特别是一些服务网点多的大牌银行更受“青睐”,究其原因,一是这些银行知名度高,深受消费者信赖;二是为了方便受骗者汇款。
        退款欺诈 网购成重灾区
        退款欺诈是2015年最流行的网络诈骗之一。其主要形式是骗子冒充电商客服,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刚刚完成网购的消费者进行联系,谎称其购买的商品出现交易异常,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交易异常处理,一步一步诱骗用户进入钓鱼网站,最终骗取用户钱财。
        退款欺诈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骗子不仅知道受害者的电话号码或聊天账号,同时还能准确地说出购买的商品和购买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或卖家的账号被盗导致消费数据泄露而造成的。
        省消协副秘书长聂云东介绍说,除了退款欺诈,低价抢购也是网购的一大陷阱。朋友圈中常常会出现一个陌生的链接,通常会伪装成购物官方网站,同时打出惊爆的“1元”抢购字样,让消费者疯狂地转发、点赞、疯抢。有的则是以“由于新店开张,亏本回馈消费者”之类的字样来吸引消费者。但是,消费者最终并不能如愿以1元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或者得到的商品要支付高额的运费。
        免费红包最热门的诈骗类型
        春节期间,阿里、腾讯等各大厂商发动红包大战,进而形成“全民发红包、抢红包”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虚假红包诈骗急剧增多。
        据介绍,骗子一般情况下会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来散播免费领取100-3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诈骗手段往往为先利用高额红包作诱饵吸引消费者上钩。之后,通过一关又一关的设置,让消费者逐渐落入其设下的圈套。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将会被要求在领取红包之前先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账户等个人重要信息。还有的诈骗分子会将消费者引诱到一个外部链接上,而该链接可能存在木马病毒。
        省消协专家提醒,下面六种“红包”不能抢: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抢红包系欺诈;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不可信,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警惕“AA红包”骗局;拆红包输密码恐有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石家庄网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