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优美的生活小区。
“有一个舒适的家”,是每个人对“安居乐业”的追求。
与解放前相比,繁荣盛世年代的石家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住房的变迁就是城市发展的最好见证之一。从解放时人均3.7平方米住房到如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7平方米;从几代人挤在一起住的筒子楼,到如今宽敞明亮、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单元房、高层住宅……从一个小小的安身之“窝”,到“家”,再到“宅”,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省会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半砖半坯的平房时代
“石家庄刚解放那会儿,也就是临着中山路有那么几栋像样点的商业建筑,人们住的都是又破又矮的小平房。”回想当年解放石家庄时的情景,现已八旬高龄的邢燕老人告诉记者,当时好多人饭都吃不饱,住的就更别提了。当时“市区”内还有不少人住着土坯房遮风挡雨,甚至在现在的裕华路以南和建设大街以东地带,还有人住在用树枝、草席搭起来的“窝棚”里。
“比起解放时人们的居住条件来说,南长街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说起住房条件的改善,市民马政联深有感触。马政联告诉记者,在火车站附近的南长街,北起裕华路,南至槐安路,全长1100米。以前,这一带是一片荒野和坟地,后陆续建了几座砖窑,由于长年累月取土烧砖,这里形成了五六个大窑坑,从此,“南窑坑”成了这一带的地名。解放前,人们住的都是破席棚和土坯房,夏不蔽日,冬不御寒。解放初期,盖起了半砖半坯的房屋,1954年洪水过后,南窑坑一带的房屋倒塌了90%。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结合旧城改造,陆续建起房屋4000多间,不少居民还盖起了新的小楼。昔日破破烂烂的南长街,变成了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面对当时容貌的改变,马政联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人们编写的一副对联:昔日的荒野、坟头、窑坑,今日的闹市、长街、高楼。
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解放前的石家庄,街道狭窄,住房拥挤,房屋简陋,贫富悬殊。9万多人口的小城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只有150万平方米,其中仅有60多万平方米的简易住房。整个市区的住宅建筑结构十分简陋、凌乱。大部分房地产由几家地主、官僚、资本家控制,也都集中在所谓繁华的大桥、民族和民生三条街道。较好的砖木结构的两层小阁楼很少,广大贫困工人和小商人住的是土坯小平房,全市人均居住面积还不到3.7平方米。
三代同居的福利房时代
上世纪50—80年代,伴随着我市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住宅建设开始起步。但在“先治坡,后治窝”的口号下,人们对住宅的追求仅仅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住的需求,这种生存理念再加上以福利为特征的住房分配制度,设计紧凑的筒子楼的出现成了这段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刘英彩介绍说,当时主要是配合大型工业企业建设相应的生活居住区。这时建设的有国营棉纺一、二、三、四、五、六厂生活区。印染厂、华北制药厂、热电厂生活区,煤矿机械厂、拖拉机配件厂、化肥厂生活区等。设计多为2-3层楼房或平房,布置形式有行列式或周边式。楼房设计有内廊式、单元式和通廊式,配有厨房和厕所。通廊式为公用厨房和公用厕所。生活区配有公共服务设施,如招待所、子弟学校、职工医院;职工食堂、洗澡堂、粮油店、小卖部等比较齐全。
“上世纪70年代,我、哥哥、妹妹、父母和姥姥一家6口人就住在一间半30平方米左右的小平房里,当时我们住的是棉四宿舍,就在育才街和谈北路一带,没有厨房,厕所也是公用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石家庄是很普遍的,那个时候的楼房还不多,主要建筑都还是平房。”在市新华房管所工作的李萍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旧房改造,我们一家才分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三代人还是住在一起。为了居住方便,当时房屋都改成了二间三室,虽然有了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但却小得可怜,仅有一平方米大小。”据李萍回忆,当时省会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很多孩子也都是这么长大的。那时,大点的孩子总盼着能早点工作,早点结婚,搬到一个有自己独立空间的房子里。
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我市住宅最高为3层楼房,绝大部分仍为平房,多为砖木、土木结构,而大部分楼房不设地梁和圈梁。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住宅向高层发展,最高5层,砖混结构,一般3层和顶层设圈梁,布局多属内廊式、外廊式、扩大单元式低标准住宅。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住宅大多才建成6层,少部分7层,只有个别为10层以上。
截至1985年底,全市住宅面积946万平方米,提前5年实现了中央提出的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的奋斗目标。到1990年底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7.4平方米。
住宅小区拔地而起
改革开放以后,市委和市政府极为重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一座座居民小区拔地而起,到1986年,8年时间市区新建和改建的住宅面积达636.3万平方米,比过去30年建成的住宅面积总和还多216.3万平方米,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水平开始有了很大提高。
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加快城市住宅建设,尽快解决和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我市开始将重点放在开发建设居民小区。对小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施工,小区商业、教育、托幼等配套设施,统筹安排,同步进行,小区建设一个,投入使用一个。
据刘英彩回忆,此段时期建设最成功的小区当属我市第一个成片开发建设的新型住宅小区——联盟住宅小区。这是我市确定的示范小区,总投资2.4亿元,小区采用了“花园组团式”的规划方案,共有住宅楼76栋、4500套住房,总建筑面积达34.32万平方米,供1.5万人居住。该小区由于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及配套设施齐全,先后获得了建设部“全国试点小区综合金牌奖”、中国建筑业协会最高奖“鲁班奖”和省市“优秀住宅小区奖”。1994年11月28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成立,这是河北省成立最早的物业公司。
据了解,从1978年开始,我市住宅建设开始由分散向综合开发方式转变,基本消除了以往生活区分散建设、布局零乱的弊端,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百姓居家置业从此进入了小区形态,而不是社区时代。从1978年到1996年先后开发建成了平安、青园、谈固、裕东、建明、高柱、柏林、尖岭、新石、联盟、自强等28个住宅小区。城市居民居住水平大大提高,到1996年全市市区实有住宅建筑面积2100万平方米,实有住宅使用面积1575万平方米,住宅人均使用面积达13平方米。
开创宜居新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条件的改善与小康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的石家庄,“庄里人”的生活正变得日益时尚,一个个现代化生活小区的建设,使市民们逐渐告别过去杂乱不堪的住宅,住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住宅小区里,居住条件也发生了明显改善。到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7平方米,不少人实现了“安居”梦想。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被打破,其中最为翻天覆地的改变就是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自此,我市开始打破国家经营的独家垄断局面,开始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发建设格局。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纷纷抢滩房地产市场,楼市风起云涌。从此,省会住房进入了“多元化”的商品房时代。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旧有小区的配套改造,一个个高档、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联邦明珠、世纪花园、国际城、水榭花都、春江花月……我市近年来住房市场供应量每年都要递增15%左右,仅去年一年就批准商品房预售282万平方米,满足了居民多层次需求。
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研究员郭省表示,从这种转变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我们不仅拥有了更宽敞更舒适的住房,我们的生活空间还变得更加丰富了,包括住宅区的美化和室内空间的现代化,无疑都提高了一个档次。可以说,尽管住房变化只是人们生活变化的一个方面,但它却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房地产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2000年以前,省会上档次、成规模的精品住宅小区屈指可数,可是现在呢?大量留有岁月痕迹的平房、筒子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高的各种高档住宅小区,从小房子到大房子,从旧房子到新房子,环境优美、配套齐全、规划合理的新小区,成就了多少市民多彩的住宅小康梦。
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当今的楼盘和十几年前的完全不同,十几年前的楼房设计非常呆板,是我们物质到精神贫乏的写照。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市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房子要有更多的内涵。环境美、配套齐、舒适度已成为人们对住房的一个追求。
“人在做建筑,建筑也在改变人。”住房的变化改变着省会居民,而居民则改变着城市。住房条件的改变带来了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人们开始在家门口锻炼健身,而不用非要去公园;人们开始在小区的商场里购物,不用再上传统的菜市场。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省会居民生活步入高层时代,在提升省会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的同时,也开创了广大市民多元化健康生活新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