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论坛_石家庄门户社区_石家庄bbs,是本地人讨论美食、旅游、购物、交友、结婚、育儿、租房、招聘等话题首选网站。

 找回密码
 加入石家庄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4612|回复: 2

石家庄女子开办国学公益教育基地 免费教孩子学国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 0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艳君。

    王艳君筹办的国学公益教育基地一年来让500个孩子受益

  石家庄,一座“善美之城”。身为庄里人,谁没被身边的凡人善举感动过?身为“国际庄”的一员,谁没被这座城市的美艳惊到过?继晚报“善美石家庄”系列报道后,从今日起,本报再推“我为善美之城添善美”专栏,赞美善良而美好的人,讲述有温度有能量的故事,诠释大美,传递大善。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的身边有善美之人,善美之事,请拨打晚报新闻热线96399与我们联系,一起寻找“为善美之城添善美”的人。

  每个星期五的18时,5岁的刘梓昂都会在妈妈的陪同下,到镇上的国学公益教育基地诵读班,翻开打印好的“课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与十几名小朋友齐声朗诵古文经典。一年多来,他已经将《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声律启蒙》等近十篇古文背诵得滚瓜烂熟。如今在长安区西兆通镇几个村子,像刘梓昂这样,在国学公益教育基地参加过公益课程的孩子已有近500人。这个国学公益教育基地的创办人叫王艳君,一位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

  现场

  书法国画孩子们学得很带劲

  王艳君的国学公益教育基地位于长安区西兆通镇。昨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教育基地时,暑期公益培训班的孩子正在上课。

  推开一间教室门,十几名小学生正专注地听书法老师讲解握笔方法、运笔要领。旁边一间教室,20来个七八岁的小学生正围坐在大方桌旁,用毛笔认真地在宣纸上涂抹、描画,不到半小时,一张张“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的手抄报诞生。而另一间教室不时传来整齐清脆的诵读声,王艳君告诉记者,这是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基地利用暑期开办了软笔书法、国学诵读、手抄报、简笔画4个免费培训班以及3个免费幼小衔接班,总共吸引了近200名小学生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0: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艳君亲自教授国学诵读课。

  讲述

  基地开办一星期就吸引100多名孩子

  提到开办国学公益教育基地的初衷,王艳君说这与她自小接受的传统文化熏陶密不可分,“父母从小教导我仁、义、礼、智、信,这些道理对我的做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2004年,从小怀揣教育梦想的王艳君开办了培训学校,“在我的培训学校里,我发现现在大多数家长给孩子报名的都是文化科目,而国学、书法、国画等却很少。开办国学公益课堂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下去,这个念头很多年前就产生了。”

  说来容易做起难。回忆起最初筹办教育基地的半年,王艳君感触颇多,“要解决的难题太多了。首先是场地问题,既然是公益教育就不收任何费用,如果不花钱租教室,孩子们该去哪儿上课?其次是师资问题,不开工资,有人愿意义务来给孩子讲课吗?”

  带着这些问题,她找到西兆通居委会和镇政府。幸运的是,听到办国学公益教育的想法,居委会和镇政府一致表示赞同,并在镇文化站腾出两个房间作为公益教室,此外还为基地介绍了几位擅长书法、美术并愿意免费授课的老师。

  2014年6月,公益教育基地在西兆通镇文化站正式成立。王艳君回忆说,当时的条件称得上艰苦:两间被临时改成的教室、一个一米左右画架式的黑板以及4列桌椅。然而,家长和学生的热情却令她深感意外,“最初成立时只有几十个学生,但一个星期就发展到了100多人。”

  志愿者老师都很年轻

  昨天,记者在教育基地见到了几位志愿者老师。他们都很年轻,谈起国学却是颇有见地。今年31岁的苏艳已经在王艳君的培训学校做了近10年的美术老师,公益教育基地创办以来,她也是第一批加入的志愿者,“孩子们愿意学,我就要尽自己所能教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白干我心里也满足。”

  李荣霞是幼小衔接班的长期志愿者。“王老师成立公益教育基地之后,正好我擅长幼小衔接教育,我就提出来想做一名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免费辅导。”李荣霞说,暑假期间,她与另一位专业教师每天都会给这里的30多名孩子进行辅导,看着自己近20年工作中总结出的学习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她感觉十分欣慰。

  王艳君介绍说,如今公益教育基地共有8名公益教师,其中6名固定人员都是自己培训学校的老师。一年多来,他们不怕条件艰苦,都按时给学生们上课,使教育基地能持续地运行下去。“老师们都知道我们是纯公益教育,他们愿意无偿教学,这令我十分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正在学做手抄报。

  为基地出钱出力却甘之如饴

  教育基地每年组织春、夏、秋3期培训班。开办一年多以来,在这里学习过的孩子已经有近500人。看着参加公益教育的学生每期从几十名增加到上百名,甚至一些裕华区、高新区、桥西区的家长也慕名而来,王艳君心中除了欣喜也有担忧,“教育,不是功就是过。如果教得好,可以成就孩子一生,而教得不好,也有可能耽误孩子一生。”

  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王艳君更加努力和慎重地为教育基地寻找优秀老师,提供优良环境。一方面,在她的积极联络下,不少书法、绘画、摄影、武术等艺术协会的老师应约前来,免费为孩子们提供指导,不少专业教师也主动利用闲暇时间前来无偿授课。

  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站条件有限,她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添置暖炉、桌椅。“仅去年6月开办至年底,补贴到基地的费用就有2万多,”王艳君笑着说,“最大的支持来自于家庭,不管是我拿出钱来贴补基地,还是我为基地奔波忙碌,爱人王庆华都毫无怨言,甚至包揽家里的大小事务,并将两个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年来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每次想到这些我都感到愧疚,但一看到学生们和家长们对我肯定的笑脸,又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未来

  希望更多人加入这项事业

  “我喜欢王老师的国学诵读课,现在我能背好多古文和诗词呢!”采访中,参加国学诵读班的白锡浓小朋友骄傲地告诉记者。白锡浓的妈妈李英贤说,儿子今年10月才刚满5周岁,但在公益教育基地上课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了。“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基地开了传统文化课,感觉挺新鲜,就带着孩子来感受,没想到孩子一下就入迷了。现在孩子经常能把诗词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熏陶真的很有必要。”李英贤笑着说,她希望公益教育基地能一直办下去。

  可是王艳君发现,国学公益教育基地开办时间越久规模越大,这条路越不好走,“以前是为场地和老师的问题东奔西走,现在情况虽然好多了,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她说,如今公益课教室已近“满员”,寻找更大的场地是必然选择,而这又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资金问题,9月份正式开学后,培训学校也要开课,如何调配老师的时间也是大问题。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平衡点,在自己事业发展的同时,尽我所能将公益教育基地越办越好。这两件事是相互独立的,公益就是纯公益,不要跟经营沾上关系。但是我并非企业家,要想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王艳君告诉记者,现在她正在了解国家在公益教育方面的扶持政策,同时也在积极拓展自己的圈子,“公益事业没有尽头,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才能真正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石家庄网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