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效应凸显一河清水 两岸绿廊(董昌)“我在滹沱河边长大,这条河装着咱石家庄人太多的记忆。”10月9日清晨,石家庄市藁城区前堤里村77岁的董玉玺,沿着滹沱河畔的小路遛弯、赏景,悠闲自得。自从滹沱河的环境变美后,这里已成了他每天的“打卡地”。滹沱河被誉为石家庄的“母亲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滹沱河出现断流,土地沙化严重,逐渐变成了一条垃圾带。把滹沱河修复好、利用好、发展好,是石家庄人的美好夙愿。从2017年开始,石家庄市启动了规模大、范围广、标准高的滹沱河生态全面修复工程,对全长109公里的修复工程分三期进行建设。“从生态治理到景观打造,再到产业规划和行洪安全设计,一同进行修复提升。”石家庄市水利局调研员薛运田说。绿化生态工程是滹沱河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岸绿、景美”的关键。由于滹沱河沿岸土壤以沙土为主,植被生长困难。“经过有关专家对河两岸39个土壤点勘探、取样,通过上百次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负责这项工作的中国中铁石家庄云际生态保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田建飞介绍,他们根据不同地块土质情况,确定不同配比的施肥方案,并在改良后的土壤上栽植绿植,有效缓解滹沱河两岸土地沙化问题,形成有效的生态循环。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打造的台西湖,曾是风沙肆虐、垃圾遍地的荒河滩,现在却成了各类候鸟栖息的天堂。“滹沱河的环境不断改善,这里的鸟类也多了起来,近年来我拍到的鸟就有苍鹭、白鹭、天鹅等190多种呢!”73岁的鸟类影爱好者李志成说。除了改良土壤改善沿岸生态外,在滹沱河的河道修复中,尽量减少使用混凝土材料。“除了受冲刷严重的溢流堰,其他建筑物包括河道防护等,我们都采用钢丝石笼方法,尽量减少对河道的污染,努力把滹沱河打造成一条生态河。”中铁三局二公司滹沱河项目负责人马国良介绍。“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台西湖南岸竖起的这15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不仅展示着项目建设者的决心,更道出了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如今,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已形成水面面积约1700公顷,绿地面积超5000公顷,建设道路190公里。同时,还在沿途建成了5座溢流堰,打造了台西湖、廉州湖2大景区和周汉河湿地,新建景观节点9处,自行车驿站70个,足球场6个,篮球场28个,网球场12个,停车场15个。据专家计算,滹沱河生态区绿地植被形成规模后,预计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2370吨,吸收二氧化碳6.2万吨,释放氧气4.5万吨。河流是城市的血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围绕滹沱河,小香山、蔷薇园、滹沱花海等一个个标志性景观节点相继建成,滹沱河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诗词文化等文化元素,都融入到了这条集景观绿地、疏林花田、景观林带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修复型景观长廊之中。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今年国庆期间,全长42公里的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盛装开放,滹沱河生态旅游景观轴线效果日渐显现,不仅改变着石家庄东部平原区生态旅游资源缺乏的现状,还将通过与贯穿正定、灵寿、平山的滹沱河生态走廊连通,实现与平山、鹿泉、井陉、正定等地旅游景区串珠成链,构建起西有山水景、中有古城韵、东有田园色的旅游新格局,逐步形成石家庄新的旅游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