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西部山区有大大小小古村落24个,过去走完这些古村落的全程线路需要耗费近四个小时的车程,而如今,串起这些古村的全线车程只需要40分钟。直线距离1.5公里的张井沟村和大梁江村,车程由以前的2小时缩短为现在的10分钟。这些变化都要归功于井陉旅游“天路”的修通。●排除万难修“天路” 迎难而上敢作为井陉旅游“天路”部分路段。2016年,转型升级、脱贫攻坚、“7.19灾后重建”等一项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井陉县来一一面对。修建旅游公路、盘活旅游资源,便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向前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一举。修路前期,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修就要高标准,一步到位、不留遗憾”。沿途乡村两级干部也纷纷表示,“就是天大的困难也要把路修通、修好!”勘探地形、规划路线的途中荆棘满坡,草深不见底是常态。工作中勘测小组的成员们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在山崖间无数次攀爬、勘测、比较。秀林镇干部杜彦生是勘测小组中的一员,在一次勘测行动中杜彦生不慎掉入了一米多深的干水渠里,右小腿被渠中的尖石划出近10厘米深的口子,露出了骨头,鲜血染红了整个裤管。杜彦生被同事拉上来后,他将裤腿撕成布条做了简单包扎,忍着巨痛坚持完成了当天的勘测任务。但就是在整个小腿肿的有碗口粗的情况下,他得知有一户群众工作难做需要他出面时,他毫不犹豫拄着拐杖出现在了工地……●干部群众齐上阵 攻坚克难共努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一代代井陉人根植在血液里的优良传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张河湾、绵右渠,到2016年“7.19”抗洪救灾,无不生动体现着井陉人民的这种精神。这次井陉“天路”的修建,再一次用实际行动书写出新时代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井陉西部地区出门抬脚就是山,修建“天路”时,沿线许多路段都需要开山凿路。修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其中,道路拓宽涉及小梁江村1亩9分地,地虽然不大,但这是当地人非常看重的“菜园子”。“不要钱,只要地。”面对部分村民的要求,支部书记梁世炜二话没说,无条件主动让出了自家仅有的半亩多水浇地。大梁江村党支部书记梁瑞锁,6年前扔下自己在外地的企业,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山村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古村落。这次修路,他不仅把自家企业的四台钩机和两辆铲车全部调到了工地,还以个人名义向其他企业借了两辆钩机用于修路。开工至今,仅加油费他就垫进去了120多万元。在“天路”修建过程中,井陉县不断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全县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由过去的“政府干、群众看、个别人在捣乱”变为现在的“政府想要干、群众更要干、大家抢着干”。施工过程中,工程队为省补偿金,绕开了预备党员梁卫华家即将成熟的玉米地,开了个陡坡急弯。他知情后主动找到施工队,要求路从自家地里过,不要任何补偿。●山区旧貌换新颜 脱贫致富人人赞井陉县古村落大梁江村一景。众人拾柴火焰高,全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使,让这个预期工期三年的旅游公路建设工程在没有利用上级资金的情况下,前后用了仅仅22个月时间就修建通车了。现在从秀林高速口西行大约三公里就可以看到向西山延伸的井陉旅游公路,远远望上去宛如一条悬挂在山间的玉带。“天路”犹如“一江春水”,激活了一个个千年古村,吸引来了一批批产业项目。曾经的“空巢村”、贫困村在“天路”修成后不仅成了石家庄本地人周边游的热门景点,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京津和山西游客。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更是让村民拓宽了增加收入的途径,本地土特产花椒、黑枣、小米等也多了销路。许多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前景,纷纷返乡创业,仅沿线农家乐就由过去的10多家猛增到近100家,收入也由原来的仅够维持运转到现在每家平均年盈利近2万元。中断多年的国家级非遗南张井“老虎火”,在今年春节期间又重新“绽放”,仅初三当天游客就达3万余人。“天路”的修通不仅带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在这里生活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沿线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方便了,邻村串门也更近了。吕家村老支书吕义清感慨地说,“以前都是靠天吃饭,这条路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以前靠天吃饭的日子对于井陉西部老百姓们的来说成为了过去式。“天路”带着井陉人民的希望立足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民生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旅游“天路”也再次以实事验证了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心里想着群众,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就一定能汇聚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磅礴伟力。(常青、郭培萱、周艺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