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岚)公租房是国家实施的一项住房民生工程,是短期性、过渡性住房保障措施。近几年,石家庄市持续加强公租房保障力度,并将公租房作为人才引进的配套优惠政策,但在公租房审核准入、配租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租房审核、分配和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对此,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建议,引入互联网+模式,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石家庄市公租房智能化管理,切实惠及民生。
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调研发现,石家庄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存在申请资格审核不精准的问题。目前,申请人资格审核大都是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但街道办对申请个人收入、财产信息不能联网查询,申请人单位提供收入证明可信度较差,对弄虚作假者也无法追责。
另外,无法实现动态管理。申请人已获得公租房资格的,存在只需缴纳租金,长期空置也无人管的现状,其中个别户主为维持公租房规定水电消耗,将室内的水龙头、电灯等长期处于开启状态,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对于在承租人已购房或离开石家庄市不符合资格条件的,无法实现动态管理,不能及时退租。
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建议,通过引入互联网+模式,加强公租房智能化管理。搭建公租房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网上申请、审核、审批等流程,引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申请人收入、家庭、缴费等信息实现联网共享,提升申请审核效率,实现透明监管,做到公平分配。
在资格审核流程中,申请人属于就业状态的须以所在单位作为申报主体,企业对申请人条件进行初审,并将申请人企业纳入诚信管理;申请人属于失业或离退休状态,由户籍所在地居委会作为申报主体;再经企业、居委会所在地辖区街道办或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进行二次审核,最终由市级相关部门对拟登记保障资格的申请人予以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