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来自石家庄市直及各县(市、区)的27家医疗机构负责人齐聚市第五医院,共同签约成立我市感染性疾病防治医疗联合体。今后,医联体各成员将互通有无、共同发展,通过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分级诊疗、技术帮扶等方式,使技术“跑”起来,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此次成立的石家庄市感染性疾病防治医疗联合体由市第五医院牵头,包括市级医院8家,县(市、区)医院18家,企业医院1家。医联体通过整合全市感染性疾病防治资源,建立全市感染性疾病早期筛查及防治网络,从而提高预警与反应能力,规范感染性疾病防治诊疗工作,降低区域内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全市感染性疾病预防保健及健康服务提供策略支持,为省会群众提供全面周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根据医联体章程,成员单位将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分级诊疗、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联合体内的成员单位之间在业务、技术、信息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定期坐诊、医疗技术帮扶等,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同时,医联体还将围绕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等四方面开展工作,以人才流动推动技术流动,以帮扶建设促进资源下沉,以信息平台推进互联互通,以一体化建设带动联合发展,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良性循环,真正打通大型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间的壁垒和障碍,让资源跑起来,让群众笑起来。
参加医联体成立仪式的元氏县医院院长赵现君说,这次全市成立感染性疾病防治医疗联合体是件大好事。以后,省会大医院专家将定期到基层指导培训,县医院也可以派人到上级医院免费进修,这必将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感染性疾病防治医联体的成立既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探索,也是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切实推进我市医改和分级诊疗进程,闯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的医联体建设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