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石家庄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快推进石家庄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将升级提标,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
2012年5月,石家庄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经过三年的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加强,132个乡镇卫生院和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国医堂”,1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国医馆”,1020个村卫生室创建成为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形成了功能完善、全国领先的“一堂一馆”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但仍面临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中医药服务功能不够协调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石家庄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要升级提标,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创建100个中医药特色优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2000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此外,结合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依托石家庄市中医医院建设石家庄名中医馆,设置“国医大师”工作室,提供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
同时,试点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建设,以PPP形式在1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康复中心,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等。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在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治未病”指导室,开展中医健康体检,提供规范的中医健康干预服务。
为了让中医药惠及更多人,《石家庄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创建100个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乡镇),采用中医药手段对居民进行连续性全程健康管理。探索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医药服务内容、流程和考核标准,对1000名家庭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培训,中医药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探索“互联网+中医药”试点,在2-3所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试点,中医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实现互联互通,开展远程会诊、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工作。
为进一步延伸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石家庄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创新中医药文化校园传播模式,在100所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校园传播,以动漫形式创作中医药文化公益广告片,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项目,群众中医药文化知晓率达到85%。引入中医药健康理念,把新乐伏羲台、石家庄植物园、藁城国御温泉等打造成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中医药特色健康旅游示范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