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论坛_石家庄门户社区_石家庄bbs,是本地人讨论美食、旅游、购物、交友、结婚、育儿、租房、招聘等话题首选网站。

 找回密码
 加入石家庄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5036|回复: 6

探访石家庄地区的地道战:冀中人民抗战的“地下长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9 0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平村现存的锅台地道口。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地道战》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电影中高家庄的原型,就是我市正定县曲阳桥乡高平村。

    1942年5月,面对日军的大肆“蚕食”,冀中平原顽强生存着的游击队和民兵武装,使用自制的土枪、土炮、土地雷,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石家庄日报记者 胡雁冰 李红雨

    7月中旬,几场簌簌细雨使冀中平原新叶满枝的树木笼罩在密密雨帘中,望过去绿莹莹一片,像是在雨中融化了似的。

    踏着细雨,记者探访了正定高平村地道战遗址,寻访深泽北白庄地道战和无极县赵户村地道战的详细记载,还原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冀中人民采用地道战英勇抗战的传奇故事。

    7月15日上午,记者乘车从正定县城一路驶向西北,高平村的轮廓渐渐清晰,村庄不大,道路仅能容一辆轿车通过,细雨中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肃穆。

    今年已经78岁的村民褚大炮正在村里等候记者。由于出生时家人曾听见村外轰鸣的炮声,就给他起了“大炮”这个很有特点的名字。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褚大炮仍能清晰记得70多年前,年幼的他和家人一起挖地道抗敌的情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00: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挖掘地道 全村动员齐上阵

    褚大炮带着记者轻轻推开村委会外小广场中的一扇木门,一个倾斜的缓坡赫然出现在眼前,往下望去,深不见底。顺坡而下,地道可容两人迎面侧身通过,褚大炮边走边介绍:“我从小跟着家里大人们一起挖地道。现在大家参观的地道,是1972年我和村里民兵们重新修缮过的。”

    幽深的通道和一个个洞穴纵横交错,犹如蛛网一般,让人感觉进了迷宫。脚下是结实的黏土质土壤,使得这里的地道易挖且坚实。褚大炮回忆说,最开始,为了躲避敌人,有人挖了地下藏身洞,俗称“蛤蟆蹲”,虽能藏身用,但一旦被发现就无法脱身。战争迫使人们改进地洞的设置,后来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挖通藏身洞,对抗来犯敌”的主意。

    1942年的冬天出奇的冷,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全体动员,男女老少汗流浃背,昼夜不停,硬是挖通了村内外各三条地道主干线。村内三条大街就是三条主干线,通过各街道和巷子的支线与各家挖的地道相连。村外的三条地道主干线,主要用来侦察敌情,转移群众和打击敌人。

    “到了深夜,平静的村子还能听到‘咚’‘咚’挖土的声音。”褚大炮说,没有工具,小孩儿们就拿着吃饭的勺挖土。刚开始挖地道时用筐子往外提土,后来用运土小车往外推。每个地道口还挖了陷阱,井下栽着刀子和木锥,每个口都设有防水、防毒、防烟的翻口。

    “这是排气孔,这是射击孔,这是瞭望孔,天上地下一齐开火,敌人不知道子弹从哪儿来。”褚大炮指着墙上不同大小的气孔说,每十丈远的地方留一个气眼或地道口,都设在碾盘下、炕下、锅台内、老枯树等非常隐蔽的地方。为了安全和迷惑敌人,约十户人家就设一个地道口,每一个口设一名骨干负责,时刻防备敌人放毒和打击下地道的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0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平村的地道中不但有无数藏身洞穴,还有大一些的会议室、急救室,里边居然还有小型的兵工厂。当年,高平村的民兵就在这里制造武器,他们用废铁造出了撸子、打枪、决枪等武器,还有土地雷,并在地下试制小土炮。在两年时间内,粉碎了日伪军二百人至千人的五次围剿。

    根据正定县文史资料记载,经高平人民的不懈努力,共挖深5米、高1.4米,宽1米的地道近百里长。当时,有“地上一个高平村,地下一个高平村”的说法,全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斗堡垒。

    无极县赵户村和深泽县北白庄村也曾是地道战盛行之地。两地的地道遗址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坍塌,记者在各县的县志中,找到了当年各村村民挖地道的记载。当年,无极县赵户村共挖地道全长30里,距地8尺深,有13条高4尺、宽3尺的主地道干线,50条与主干线相通的支线。每隔20丈远,设一个可容纳一个连队休息的大洞,大洞顶部用村里最粗的木头顶得非常牢固。地道入口设在草地里,猪圈里,糠棚里等各种隐蔽的地方。

    深泽县北白庄村地道战文史资料中记载:1942年3月20日,北白庄村动员18至45岁身体健壮的基本群众,将先前挖的那些只能藏身而不能转移的“藏身洞”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了一个个规模宏大的地下战场。地道顺街向四外延伸与四周村相连,可谓四通八达。

    庄稼汉们用智慧创造出的奇迹,让侵略者感到震惊和佩服。原日本陆军63师团老兵斋藤邦雄曾长期在冀中作战。战后回到日本,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专门用一节写《地下道战法》。

    “要在山区,遭到日本军队攻击的时候,(抗日军民)可以带着家财器物逃到日军顾及不到的深山中去。但在平原,这就不可能呢。想想看,一个平原的村子,四面被围,那无论怎样藏,都能被找出来吧?”

    “于是,河北的农民和民兵,就发明了地下道战这种史无前例的战法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0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他们只是挖个地窖,躲避日本军的抓捕。然而,将其向深处延展,就形成了相通的地道。当然,地下道的入口,是开在日本兵不容易找到的地方。比如,外表看来是一口井,或者是一个猪圈里的草垛,地道的入口往往开在这种我肯定想不出来的地方。即便是我们发现了,也没法进去。”

    “从地下道的秘密入口进去,里面竟然有时会达到人可以站着行走的高度,在一些地方,为了防止日本军放毒气,还会设立夹层结构。各处都有通风孔和观察外界动静的窥视口。”

    “这样的地下道,把家与家,村子与村子连接起来,甚至发现过连接进县城的地下道。我们甚至想,要把这些地下道连起来,恐怕能达到万里长城的长度。”

    “如此工事,都是靠一把铁锹挖出来的,令人不能不吃惊。”

    “八路军和农民都从事这种挖洞的工作,为了不让日本军发现他们的秘密,他们甚至会用柳条筐把土运到地下道以外两三公里的地方抛弃。”

    “于是,冀中地区一带的地下,出现了世界战史上无可匹敌的、状如蛛网的巨大地下壕工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00: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道英雄 保家卫国担重任

    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阶段,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大肆“蚕食”,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成了“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见孝,到处是狼烟”的恐怖世界。

    英勇的冀中人民没有屈服,他们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给予敌人迎头痛击。这其中,涌现的一位又一位的地道英雄,至今仍被后人所敬仰。

    被人们所熟知的电影《地道战》中高家庄民兵队长高传宝,原型就是正定高平村特级战斗英雄刘傻子。刘傻子其实是个很机灵的小伙,民兵们都亲切地叫他“傻子哥”。他带领民兵们活跃在滹沱河畔、公路两侧,杀鬼子、锄汉奸、断公路、炸桥梁、扒电线、烧仓库,使附近日伪军闻风丧胆,小股部队不敢外出活动。当时的伪军中间,流传着“要送命,到高平”的顺口溜。

    《地道战》导演任旭东在拍摄此片前,带领影片主创人员在高平村取材,曾访问多个当时仍健在的老民兵。他于1966年1月发表于工人日报上的《漂亮一仗——老民兵回忆抗日战争中的地道战》中,描绘了高平村民兵在1945年5月4日一次反围剿战斗中,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精彩细节。

    “……四个伪警备队员,钻到一个驴槽下喘息,但被隐蔽在夹壁墙中的民兵组长刘双恩发现,他果断地跳出来,砰砰砰三枪击毙三个,剩下的一个跪地求饶,刘双恩正要上前抓俘虏,被另一路鬼子发现,不幸腿被打伤,眼看有被鬼子抓住的危险,恰好身边有一个水井,他双手把枪一抱,滚下井去,钻到井内半当腰的地道里去了……鬼子不敢下去,逼着伪军钻,伪军也不敢下去,便往洞内放毒气。可是,地道里早就有了防火、防水、防毒、防钻、防挖的五防装备,毒气不往地道里走,又冒了出来……”

    此战共毙伤敌伪59名。熟悉电影《地道战》的人,能从电影中多个细节中看到此战的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00: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现实并不像影视作品那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就在这场反围剿战斗中,战斗英雄刘傻子牺牲了。

    刘傻子牺牲时,他的女儿刘玉香刚10岁,在刘玉香后来写的《回忆我的父亲在地道战中》一文中,真切还原了刘傻子积极抗日,慷慨就义的场景——

    “战斗在黎明打响,‘同志们,冲啊,保护乡亲,消灭鬼子!’我躲在地道风口处不时听到父亲在地面上指挥战斗的喊声。战斗进行得激烈,敌人多次进攻被打退,始终没能入村。

    当日下午四点钟,枪炮声停止,民兵抢救转运伤员。忽然村外枪炮声骤起,原来敌人假撤退,现在又来反扑。‘跟我来!’父亲拿起枪大喊一声,带着民兵冒着密集的弹火向村南方向冲去。

    突然,敌人射来的一个炮弹呼啸着飞来,打在一棵树干上爆炸,父亲来不及隐蔽,弹片穿透了他的下腹,他强健的身躯晃了晃,又坚持向前跑了几步,再也坚持不住倒下了,最终因流血过多牺牲,年仅二十九岁。”

    “党和政府给予刘傻子很高评价,直到现在,正定人民也没有忘记他。”村党支部委员孙俊义说,政府和村民们为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们修建了纪念碑,每年清明,成百上千的青年和儿童前来为他们扫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00: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道精神 传承不衰载史册

    在高平村抗敌斗争纪念馆外,有一棵两人合抱那么粗的三杈槐树,郁郁葱葱,亭亭如盖。树上挂着一口大钟,仿佛又把人带到了电影《地道战》的场景中。

    孙俊义说,这本有一棵千年古槐,树高约5米,直径约1.5米,树体有三根主枝构成,由于年代长久,树身部分空枯,但空枯古槐却枝繁叶茂。抗战时期,刘傻子和民兵游击队将地道与古槐空洞挖通,利用其茂密的枝叶做掩护,从未被敌发现。

    1945年,日伪军纵火欲将古槐烧毁,民兵发觉后,将几枚手榴弹绑在一起,置于树身空洞口处,在敌焚烧时,手榴弹爆炸,炸死了焚树之敌。至此,古树消失,古钟后来也被熔炼。

    “为发扬人民抗敌时机智勇敢、坚韧顽强、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地道精神,2009年,村民们自愿捐钱重新修树铸钟。”孙俊义说。

    采访结束,雨停已多时,空气中弥漫着空气的清香,草木舒枝展叶,绿得发亮。不知谁家孩童,八九岁的模样,跑到纪念馆来看纪念画,说着从爷爷那听来的故事。

    “我爷爷说,村里原先有个刘傻子是打鬼子的英雄。”

    “我奶奶还教我唱过他的民兵队队歌呢!”

    埋好地雷,端好枪

    你钻地道,我上房

    制高点,堵街墙

    构成一片火力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石家庄网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