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夏功建从浙江乐清来到石家庄,31年的时间里,他们全家在石家庄安了家;31年的时间里,从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四口;31年的时间里,女儿也在这座城市成家立业了。31年来,夏功建每年春节都会回到浙江老家和父母团聚,从未断过。今年,受疫情影响,全家人决定留石过年,谈起家中的父母,夏功建多少有点心酸,但想到特殊时期,夏功建觉得:“心安处是故乡,这也会成为值得大家记住的一个年。”“石家庄是我第二个故乡”“我们1990年就来石家庄了,那时候我们还是一家三口,儿子是在石家庄出生的!”回想初来石家庄时的场景,夏功建记忆犹新,一晃31年过去了。来到石家庄后,夏功建夫妻二人白手起家,做起了服装批发生意,一干十几年。自2007年起至今,夏功建转到餐饮行业,专心经营着一家快餐城。为了提供多种多样的饮食口味,夏功建特意从安徽、江苏、四川等地找来了厨师,不同地域的菜系满足了石家庄当地人的味蕾,快餐城也因此一直保持着可观的客流量。31年的时间,夏功建的乡音依旧还在,这位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在这座北方城市里一直努力地打拼着。夏功建说:“生活了这么多年,也在这里安居乐业,石家庄就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为社区抗疫人员免费送餐“在石家庄生活久了,感情也就深了。这座城市需要帮助了,我总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有了这种想法,在疫情防控期间,夏功建不仅严格遵守石家庄的各项防疫政策,还在核酸检测时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区一线抗疫人员和进行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免费送餐。1月6日,小区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夏功建看到医护人员在那么寒冷的天气中坚持工作,一直忙到下午还没吃上饭,特别受触动,就跟爱人商量能不能做点什么。“我爱人说,其他的咱也帮不上忙,就给大家做做饭吧。”夏功建说,“由于有饭店资质,我很顺利地就开了保供证明,从1月7日开始给大家送餐,有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有社区的工作人员。”自那以后,夏功建每天6点起床,去桥西蔬菜批发市场采购食材,10点开始做饭,“做早了怕送到时饭菜凉了,所以我们基本上就是卡着点做,就想让这些‘逆行者们’吃上热气腾腾的饭。”夏功建说,每日都会为大家准备荤素搭配三个菜,有鱼有肉有菜。从社区居民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开始,到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束,夏功建自掏腰包为社区一线抗疫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免费提供了800多份午餐。至于花费,夏功建直言:“没有算过,也不在意这些,石家庄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城市有难了,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相信父母会收到我们的祝福”日前,石家庄市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作为外乡人的夏功建起初有些犹豫,毕竟三十多年来每年都会如约和父母团聚。但疫情当下,夏功建和爱人最终决定留石过年,“减少流动,不给国家添麻烦”。“我和两个哥哥都在石家庄,浙江老家剩下了父母老两口。”夏功建说,当兄弟三人将要在石家庄过年的消息告诉父母时,两位老人思索了片刻便答应了。在夏功建眼中,父母一直都是明事理的老人,对于孩子们合理的要求都表示支持。尤其是这次就地过年,老人们更是在电话里叮嘱:“你们兄弟三人好好在石家庄过年,不用惦记我们,我俩身体都不错。”“其实听到电话里父母的声音时,我心里还是有些酸酸的,毕竟是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有些愧疚。”夏功建说。虽不能与父母团聚,但石家庄市的一些政策保障也让夏功建感到了温暖,“比如我们社区居委会通过微信群发布消息,辖区内就地过年的外地人员遇到困难后可以找社区,还有楼院长也在摸排辖区内困难的外地来石人员,积极帮大家解决各类困难。看到这些消息,都觉得这个春节并不冷。”夏功建说,“不能回老家过年,但相信父母一定会收到我们的祝福。”不仅如此,夏功建还为社区特困家庭提供帮助,给他们送去了物资。“我还听说,有一个慈善组织想为社区就地过年的外地人免费蒸包子,到时候我也要去帮忙,让今年的春节过得更加有意义。”51岁的夏功建,来到石家庄31年了,第一次在外过春节,相信这个年是与众不同的、是值得被记住的。(燕都融媒体**薇、呼延世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