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省会落地生根,为产业发展积蓄越来越强大的动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迅猛成长,产业转型成效显著;创新驱动蔚然成风,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这座城市正在用经济新动能催生有质量的增长,铸就城市硬实力。
石家庄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努力奋进,砥砺前行,我市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一幅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美好画卷,正缓缓展开。
项目攻坚
蓄足发展新动力
产自正定的新能源汽车,穿行于省会大街小巷;来自藁城的可口可乐,“走”上了更多市民的餐桌;来自栾城的石家庄地铁3号线车辆,不久后,也将按时通车运营,推动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项目、好项目,来到石家庄,并在这里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行政区划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围绕“把石家庄打造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这一定位,严把项目准入关,对接京津抓招商、创新机制抓招商、围绕政策抓招商,争取了一大批高端化、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同时,积极打造开发区承载平台,拓展对外合作、产业对接,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
数年奋进,数年耕耘,全市项目建设的“颜值”一次次被刷新——
看数量。569,是2011年的亿元项目个数。之后,这一数字以17%的年均增速不断攀升,并于2016年达到1190个,总投资11373亿元。今年,是我市的“重大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年”;按照计划,将建设市重点项目300项,总投资4878.1亿元。半个多月前,总投资1398.5亿元的154个市重点项目,已集中开工,擂响跨越发展的强劲鼓点。
看内涵。在重点项目安排上,我市不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倾斜,两项总占比连续数年超七成,成为不折不扣的“主力军”。翼辰集团铁科院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中车石家庄产业园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正在为构建现代新型产业体系添砖加瓦。
放眼全市,一个个在建项目加速推进——
亿博公铁联运智能港、台湾创新产业园等一批立县(市)的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河北光纤产业园、大唐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项目集群加速推进;国际贸易城、清华诚志科技园等京津产业承接平台鏖战正酣;
一批批大项目投产达效,描绘美好蓝图——
格力电器、河北三元产业园等新招引项目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壮大;君乐宝乳业、石家庄四药等“老牌”本土企业,借力新项目,再写新篇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对接京津、融入京津、服务京津,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引进京津协同发展各类项目253项,总投资4019.7亿元。其中,不乏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中关村海淀创业园石家庄分园等,众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的好项目。
伴随着这些行业“大鳄”、名企的落地生根,与之而来的巨额资金、先进装备、创新科技也在悄然间培育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的顺利推进,不仅为我市经济带来了当下的发展质量和速度,更储备了未来的发展潜能。
这几年,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产业转型
新旧动能转换正加速
加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增一减间,全市加快转型、绿色发展的脉络越来越清晰。
去年11月底,总投资80亿元的常山股份云数据中心和纺织优化升级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78亿元、利税23亿元。以此为翼,“老常山”也形成了纺织和软件双主业——把纺织主业做优做精,把软件主业做大做强,把资本运作做准做实,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曾被视为我市传统产业之一的水泥业,如今,产能已大大缩减。位于鹿泉、平山等地的数十家水泥企业一年多来相继被拆除;时间不长,数十家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企业相继建起。
这一个个变迁,也是当前我市经济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的缩影。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从全市部分重点行业内部结构看,高附加值产品逐步增加,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比如,医药制造业中化学药品原料药增加值占比下降,化学药品制剂占比提高;钢铁行业中,钢筋、线材等普通钢材产量继续下降,板材、中厚宽钢带等高品质钢材产量,实现较快增长。
抓住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机遇,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方向,连续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扩张新兴产业规模,助力新兴产业早日挑起发展的大梁。同时,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抓好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去产能,积极支持传统产业不断创新改造,通过技术革新、对标行动,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迈向中高端。
新旧动能要想转换得快、转得好,创新是第一动力。
日前,兴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阿维菌素的微生物高效合成及其生物制造”项目,喜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仅此项新技术,便创效18亿元。借助恩比普等创新药的研发和快速成长,石药集团原料药、成药的销售比重,由原来的7∶3转变为3∶7,发展动能从此更改……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创新速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协同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在吸引更多高新技术成果及项目在我市转化落地外,也打造了一大批在行业领域内具有引领地位的龙头企业、领军人物。
创业创新
助力更多创业者扬帆起航
要全民创业增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非常重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创业就业,在省会涌现出了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了一大批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草根创业”、“初次创业”群体。
高俊霞,是首批入驻省会桥西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的一位创业者。她创业的项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是一种专门为通信基站做排除干扰和优化信号的滤波器。这个产品是她多年来从事相关研发的独立成果,借助孵化基地的创业优惠政策,她打算在这里完成项目的产业化。
作为我市面积最大的区级孵化基地,目前,桥西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已入驻创业实体120户。在这里,创业者可享受基地提供的创业指导、项目对接、工商注册、融资服务、人才对接、创业培训等贴心服务,一个个更为宽广的创业平台正在不断完善,孵化成功率更是节节攀升。
除了区级创业孵化基地,起步较早的9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经过几年发展,也已经初具规模。今年,我市还将通过延长创业孵化链条,全程保姆式服务,把创业孵化基地真正打造成创业者青睐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怀揣创业梦想的路京涛,从省会一家公司辞职后,天天奔忙在主城区与鹿岛V谷科技产业园之间。原来,他和两个朋友预备推出一款垂钓喜好者的APP软件,办公所在园区V创空间的二层。“这儿挺不错的,不光免费办事、WiFi全覆盖,另有专业导师引导、免费共用的会议室和路演厅室等,就连办理工商、税务、科技等手续,也有专人代办。”路京涛说,贴心、便捷的服务,丰富的创业讲座,还能经常和这里的众多初创者“抱团”沟通交流,让他受益匪浅的同时,也对未来更多了一份信心。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在石家庄落户,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各县(市)区、由就业服务系统主导的36家创业孵化基地,在孵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可同时入驻3000多个创业实体入驻孵化。
今年,我市还将实现创业创新区域、行业全覆盖,以“草创”、“初创”群体为重点,以主城区为示范,形成创业创新的生态体系,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实现全市创业创新主体从小规模到大众化、创业创新载体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建设、服务体系由放开放活到专业辅导的转变,让更多创业者从这里扬帆起航。
凝神聚力,开拓创新。踏入“十三五”重要一年,虽然前路依旧漫漫,但是,我们已经走在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上,步伐坚定,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