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 发表于 2019-12-13 11:20:00

?一江碧水奔流来 百里浸润沁心田

一江碧水奔流来 百里浸润沁心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周年系列报道·生态篇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随着河南南阳陶岔渠首大闸缓缓开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出陶岔、过哑口、飞渡槽、钻暗涵,向北穿行1432公里,从长江到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区,南水一路奔流北上。五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不间断地向石家庄供水,累计调水20亿立方米。随着供水量持续快速增加,南水滋润着石家庄这片土地,优化了石家庄市水资源配置格局,修复了区域生态环境,有力支撑了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母亲河重焕新生机冬日,阳光洒在滹沱河上,水面波光粼粼。支流汊河的河水通过一座两米多高的橡胶坝源源不断流向滹沱河,一条长长的小瀑布就此形成,水声隆隆。“过去,这个河道没有水,河床是裸露的,沙坑相连、杂草丛生。高中那会儿上学从这儿走过,满身灰尘。”正定县居民石晓旭指着河面对说,“你看现在,河水多清呀,周边环境也因此得以改善,如果你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来,能看到很多居民在河边散步。”2018年,石家庄市启动了全长109公里的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重点对城区段进行景观提升,打造“城市之眼”,对东三环至藁城段进行综合整治,对河道滩地景观节点,防洪堤及堤外景观带等进行生态修复,打造美丽的乡野景观。2019年10月1日,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已经向广大市民开放,生态美景赢得了一片喝彩。滹沱河的变化得益于南水北调的生态补水效益。现在每年南水北调工程为滹沱河补水2次到3次,占到了总补水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良好的水环境改变了生态环境,滹沱河广阔的水面可以有效地调节两岸的温度和湿度,对两岸温度调节在4℃左右,湿度调节超过20%。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初步显现。由于毗邻滹沱河1号水面,正定县塔元庄成为了受益村庄之一。“如今,我们村靠着依偎滹沱河的优势,发展起来了生态旅游,村里有了经济效益,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尹计平激动地说。据统计,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已达12.6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滹沱河生态补水后,滹沱河沿岸两侧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平均高出周边区域,河湖生态功能逐步恢复。以水带绿、以绿养水,如今干涸多年的老河道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滹沱美景。●干渴大地得到滋养南水,不只唤醒了石家庄母亲河,也滋养了石家庄干渴的大地。地下水是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此前石家庄市面临地下水超采问题。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以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环境用水等措施实施生态补水,有效遏制了石家庄市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瞧瞧,咱这现在的水多清亮,烧完以后水壶里都没啥水垢。”12月10日,来到赵县新寨店村,村民李乱胜一边打开自家的水管,展示着从中缓缓流出的清水,一边向说道:“这南水啊,喝着也比原来的水舒服,一点都不‘硬’。”南水北调工程不光是让老百姓喝上了水质更好的南水,更是帮助赵县解决了农村生活用水急需开拓新水源的问题。“以前修建联村水厂,虽然满足了村民的用水需求,但过度开采地下水,破坏了生态环境。直到近几年,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赵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周利涛说。近年来,赵县修建南水北调管网,让南水流向各个村子,实现了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同时县里也关停了非农自备井,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也达到了压采地下水的目的。在采访中了解到,2017年石家庄市实施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生活用水置换项目,涉及元氏、赵县、高邑、深泽、鹿泉5个县(区),总投资1.5亿元,受益村庄22个,人口43万,关闭生活水源井60眼,实现年地下水压采能力1336万立方米。2019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生活用水置换项目,涉及元氏赵县、高邑、鹿泉等5个县(区)总投资1.7亿元,受益村庄117个,人口29万人,关闭生活水源井65眼,实现年压采能力914万立方米。水利专家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石家庄市供水结构,降低了受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缓解了石家庄市此前因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的生态问题,产生了重要的生态效益。●生态变好稻花又飘香正定曲阳桥乡地处滹沱河畔,素有“半洼半岗、稻麦两熟”的奇观,被誉为“正定小江南”,曾是历史上的贡米产地,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那时候周家庄南边三五里地就是滹沱河,河水丰沛。村子里二千多亩地都是黑黏土,不渗水。水皮浅,到处是泉眼,地就成了盐碱地,种水稻最合适。”说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景,老支书王焕来颇为感慨。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滹沱河上游来水逐渐减少,地下水水位逐年降低,周边泉水逐渐干涸,过度依赖地下水的水稻种植成本越来越高,1999年之后,周家庄人引以为傲的水稻彻底消失了。曾经的鱼米之乡还能再现当年盛景吗?不少乡亲们有迷茫,有疑惑,但毫无例外,他们心中隐隐藏有期盼。而南水北调的到来,让他们的期盼成了真。“滹沱河里一有水,我们这儿的水位就上升了。”王金华开心地说,“以前我们村吃水打井,50多米才见水,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泉眼里又有了水,我们可以继续种水稻了!”近两年,石家庄滹沱河整治工程的陆续实施,让昔日干涸的滹沱河再次恢复了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勃勃生机。当地采取生态修复、河道治理、自然补水、生态补水、控制地下水开采、关闭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内142眼自备井等一系列措施,使该区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到34.51米,为种植水稻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今年春季,曲阳桥乡周家庄村试种100亩有机水稻,已迎来第一次收获。正定水稻消失20多年后再次重新出现,只是滹沱河周边生态环境好转的一个缩影。南水北调工程对石家庄市的地下水资源恢复也起到了明显作用。据河北省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显示,2019年10月底,全省地下水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8米,同比下降0.24米,下降幅度减少一半。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5.57米,同比下降0.83米,下降幅度减少四分之三,石家庄市同比回升。如今,引江水的持续供应大幅提升了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受水城镇供水保证率,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超采态势,显著地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生态石家庄提供了强大的水资源支撑。(岳金宏 见习李坤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江碧水奔流来 百里浸润沁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