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 发表于 2019-10-12 01:00:47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四名受阅人员讲述集训生活

载誉归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四名受阅人员讲述集训生活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阅兵方队里,有一支首次参加阅兵、全新亮相的队伍,就是文职人员方队,他们都是军队内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在这支引人注目的方队中,有四名受阅人员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0月4日,这四名受阅人员光荣凯旋,并在10月10日接受了采访,回忆了这半年多集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难忘时刻。●韩兆军:换了七双鞋 踢烂了三双韩兆军今年27岁的韩兆军来自邯郸,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卫勤部参谋兼医师。其实,他今年年初才来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刚报到完就接到了这次任务。韩兆军回忆,集训最开始的一个月是军姿基础训练,简单的动作,从一开始的半个小时,渐渐加到了后来的两个小时。当时是3月份,天还有些冷,很多队员都是套着毛衣进行训练,每次收操后,韩兆军发现,大家的毛衣全都湿透了,湿透的毛衣经过寒风一吹,又变得冰凉。韩兆军说,他和不少队员都因此发烧、感冒,但大家没有放弃,都是一边治疗一边坚持训练。韩兆军说,刚开始练站立,因为时间太长,他的脚指麻木得都没有了知觉。进入阅兵村后,天气开始变热,一天训练下来,衣服上拧出的水估计有两升。因为不断出汗,连帽子都湿透了,摆头的时候帽檐都会甩出水珠。一天他们得洗三身衣服,衣服从来没有干过,只能湿着穿。208天的集训,韩兆军换了七双鞋子,其中三双被踢烂,脚上的老茧结了一层又一层。尽管有苦累,但当10月1日国庆阅兵时,位列文职人员方队第7排第22名的韩兆军随队伍昂扬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时,他感觉之前的汗水、泪水都值了,心中满是骄傲和激动。●沈晓珣:阅兵结束后瘦了32斤沈晓珣沈晓珣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技师,今年37岁。他告诉,作为医院的社招人员,他是没有任何队列基础的,在文职人员方队里年龄也是属于偏大的,所以这200多天里,他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去年的一次意外事故,沈晓珣的左臂桡骨小头骨折,到今年还没有好利索。集训中,他每一次摆臂都会感觉到强烈的疼痛。沈晓珣不仅要忍受疼痛,还要加练,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身体的疼痛越来越重,于是选择用膏药缓解。结果,他是过敏体质,出现了重度皮炎,双脚肿得像两个大馒头一样。这种情况下,他依然选择坚持,队员对他十分佩服,称他是“老钢钉”。爱人得知后心疼得几乎哭了出来,劝他主动退出。平常尊重妻子意见的他这一次选择了“违背”,他说:“走过天安门那一刻太神圣了,人生可能就只有这样一次机会,我决定咬牙坚持下来。”沈晓珣在训练中(左三)。因为脚肿得厉害,沈晓珣还是被安排在宿舍休息了几天并进行治疗。就是休息的这几天,他依然在宿舍坚持练上几个小时。沈晓珣说,他们每天的训练时间平均达到了10个小时,这还不算自己加练的时间。他每月平均要磨破两副手套、一双皮鞋、一件衬衣……国庆阅兵结束后,沈晓珣发现自己的体重减了32斤。付出总有回报,尽管队列零基础、年龄偏大,但他用汗水让自己获得了认可,他被评选为八排面区的队长,还被授予了“精武标兵”的称号。在集训时,沈晓珣最想念的就是他9岁的女儿,每周一次通话他都会和女儿聊很久。他说,顺利完成阅兵任务回到家中后,女儿抱着他一直说“为爸爸骄傲”。那一刻,他的眼眶已经湿润。●陈文文:每天几乎要跑一个半马陈文文来自浙江温州的陈文文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如今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药剂科担任药师,4月初被选拔为文职人员方队中的一员。“在每一个军人心中都有一个‘阅兵梦’。”陈文文说,能以文职人员身份走上阅兵场,这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因此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多苦都要坚持下来,绝不给人生留下遗憾。陈文文相对其他队员进入集训的时间比较晚,进入阅兵村前,他总是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加练。陈文文说,受阅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军姿、齐步和正步,这些都是有着精确的数据要求,比如,齐步行进中,手臂向前摆臂,拇指根部正对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距身体25厘米。按照标准,他一遍遍地练习、加练,还让队员帮助丈量、监督。在800多人的集训队伍中,他以优异的表现成为了进入阅兵村436人中的一员。阅兵村全程实行封闭化管理。陈文文说,不仅白天要练,晚饭后也要练,每人每天平均要走2.9万步,约21.75公里,相当于一个半马。天气炎热,再加上大量的运动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他们平均每天饮水量达20余升,相当于喝下去60多瓶矿泉水。巨大的运动量,陈文文经常感到各个部位疼痛,不得不用止疼药、贴止疼贴来缓解。他说,因为天气炎热,每天训练都有人晕倒,但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国庆阅兵已经过去几天了,但在陈文文脑海里那激动的场面还一直不断回放,内心也时时澎湃。他说,阅兵虽然结束了,但阅兵训练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不会变,他会将精神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赢得更多荣誉。●邓系玮:参加阅兵是全家的光荣邓系玮今年30岁的邓系玮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医师。他说,能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场文职人员方队中的一员,他倍感自豪。邓系玮有过5年的军营生活,队列训练也是日常的“标配”。还没有集训前,自认为有过队列训练基础的他觉得集训起来应该格外轻松,但集训开始后,他发现和之前想的完全是大相径庭,因为动作标准要求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入营集训刚开始的一个最基础的军姿练习就差点让他退缩,“因为的确是太累、太难坚持了。”从东华表走到西华表是96米,要求每步75厘米,128步,历时1分06秒来完成。别看这短短的96米,却凝聚了半年多的汗水。邓系玮说,每天训练的步数、距离、时间等等数字已经不用再列举,就是皮鞋都踢烂了三双,发放的两件浅蓝色文职衬衣,因为反复汗浸、洗涤,到最后已经变成了白色,腋窝下的布料也因反复摆臂、练习,拉扯出一个个洞。作为徒手方队,最注重上体,摆臂和踢腿及臂腿结合训练都要到位,反复的练习经常练到酸疼得摆不出臂,踢不出腿,上楼梯时都需要队员间互相搀扶。“苦累不用多说,还有就是对家人的思念。”邓系玮有一个不到3岁的女儿,他训练的这半年多里,女儿每天都哭着喊“要爸爸”。邓系玮说,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是自己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全家人的光荣。女儿长大后,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女儿也会为拥有这样的爸爸而骄傲。(任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四名受阅人员讲述集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