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教育扶贫让山区学校“拔穷根”
代表连年建议 人大持续推动石家庄市教育扶贫让山区学校“拔穷根”
10月17日,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选为“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市人大代表、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强新志感慨:“这一荣誉的取得不仅是我们这个学校的,也是对石家庄市教育扶贫工作的肯定,这离不开人大的持续推动。”
从2014年开始,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发与行唐、灵寿、平山、赞皇、井陉、元氏等6个贫困山区县的12所中小学结对精准扶贫,通过科学诊断山区教育发展落后原因,准确评估自身扶贫优势,将扶贫对象的能力建设作为核心,落实山区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能力建设九大帮扶工程,走出一条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教育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让强新志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市人大代表,他着眼于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2016年1月召开的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对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项目学校实施精准帮扶。他建议石家庄市山区的82所扶贫项目学校,与石家庄市的82所市直优质教育学校建立一对一的帮扶项目。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当作第一目标,确定把此项建议列入当年的15个重点人大代表建议之一。
为做好重点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在对石家庄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视察时,对教育扶贫工作进行了重点关注。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就石家庄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时,山区教育扶贫再次成为各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关注的热点。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作为督办部门,认真跟踪督办。据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负责人介绍,他们当年先后进行了5次专题的座谈会,研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先后到了井陉、平山、元氏的学校进行督办。市政府对此项工作也非常重视,立即出台了《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精准帮扶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义务教育“市—县”“县—村”两级精准帮扶机制。当年,石家庄市就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全面改薄”资金548.2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及设备购置。石家庄市赞皇、灵寿、平山、元氏、井陉、行唐6个山区县的82所山区教育扶贫项目学校,在石家庄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2016年与石家庄市区的82所优质学校建立了一对一精准帮扶关系,为贫困学生点亮了希望。
强新志代表又发现,由于市区的中小学教材与山区6个县学校的教材不统一,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没有按比例配备生活管理老师,给教育帮扶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他在2017年年初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又提出了关于“统一石家庄市中小学与山区6个县教科书版本” 和“加强山区寄宿制中小学生活老师配备”的建议。同时,随着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深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进入深水区。对口帮扶学校长期帮扶的持续动力如何保障、被帮扶学校主动积极将帮扶工作转化为学校提升的动力能不能可持续、在帮扶过程中所需的经费如何保障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为此,在2018年年初召开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他再次提出建议成立“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办公室,负责抓好规范性文件的落实工作,全方位协调6个山区县和82所帮扶学校,从而促进石家庄市山区教育充分发展,推进石家庄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建议督办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到分包贫困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总要了解教育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办利用视察调研与市教育局联系工作时,多次询问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同时,每个月与市教育局负责建议办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跟踪了解办理工作情况,提高了督办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办还深入山区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查看办理结果,加大协调督办工作力度,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此外,还利用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参加专委会活动、视察调研的机会,认真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将这些建议反馈给承办部门,以便政府部门更好地办理。
在2018年全市开展的扶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联动监督活动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也将教育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在入户走访调研中专门询问贫困户家中是否有在校学生、在哪个学校读书、交纳学费情况、助学金情况等问题,全面了解掌握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将山区教育扶贫确定为惠及山区百姓的一项扶贫工程,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教育脱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石家庄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