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 发表于 2018-9-12 00:54:29

在寂静沙漠里舞出绿洲

如果说一位好教师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那么有一支特殊教师队伍的存在则是为了拯救生命。
一场5分钟的舞蹈演出,要历时700多个日夜的打磨,进行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性训练……这是赵钰,一名85后特教老师,在七年的工作中经常进行的。而她所教授的律动课程,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如同在寂静的沙漠里舞蹈。但在赵钰的坚持下,“沙漠”里出现了片片“绿洲”。
“他们无助的世界会是怎样?”

作为首届免费师范生,刚步入大学校门的赵钰就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所在。2011年毕业,她选择了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儿童、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看着眼前的学生如同被剥落羽翼的天使,内心酸楚的赵钰不禁自问:“他们无助的世界会是怎样?”
特殊儿童作为生命的主体,其本身的存在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和尊严。对于这一点,赵钰深刻铭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
作为学校唯一的舞蹈老师,最初授课时,赵钰发现有一个女孩经常在舞蹈排练或其他班级的舞蹈课上出现。赵钰用“不流利”的手语问:“你很喜欢跳舞吗?”女孩没有回答。在此后的日子里,每每遇到这名学生,赵钰都会和她多“说”几句。但得到的回应只是偶尔地点头和大多数的沉默。在一次授课中,她突然发现其他的学生都有新的舞蹈鞋,而这名经常“蹭课”的女孩却没有,于是赵钰很快买了一双舞蹈鞋送给了这名学生。渐渐地,这个女孩笑得多了,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了。这些对于常人来说十分普通的举动,对于身体残疾的孩子来说,却需要足够的勇气。看到这些,赵钰高兴极了!
一个动作重复成百上千遍

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的。对于特教学校的孩子们,更需要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爱心”和始终坚守的“责任。”赵钰就是这么做的。
与其他课程不同,赵钰所教授的律动课,需要学生根据音乐所传达出的情感和节奏进行肢体的展现。但是对于听障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是寂静的。一个听不到音乐的人怎么能跳舞?沟通就成了最为关键的因素。赵钰利用一切机会练习手语,和学生讲解舞蹈的意思。学生没有舞蹈功底,赵钰反复示范指导;学生听不到音乐,赵钰将舞蹈时的节奏跺脚跺的“咚咚”响,通过地板的震动传递给学生。一场五分钟的舞蹈演出,往往需要近两年时间的打磨训练;一个舞蹈动作,一天中需要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累么?赵钰说不累,“舞蹈,打开了孩子们的另一个世界,让他们开心、自信。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格外重要!”赵钰说。

舞蹈队作为石家庄市特教学校的亮点,经常承担着演出和参赛的任务。作为学校里唯一的舞蹈老师,赵钰的寒暑假不是休息,也不是陪同家人,而是在学校里陪学生同吃同住,进行舞蹈训练。没有寒暑假,更没有周六日,在紧张的舞蹈排练期间,赵钰的世界只有学生、音乐和舞蹈动作。无论是孩子生日、高烧生病、幼儿园组织活动,身为母亲的赵钰,一直在排练现场。令人欣慰的是,赵钰的付出有了收获。节目《琴键上的梦》在第七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节目《心中那美丽的花》在河北省第八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绘本舞蹈《海浪》在2017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寂静沙漠里舞出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