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 发表于 2018-1-17 02:10:11

完善省会载体功能 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完善省会载体功能 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 多规合一 路网建设 城市品质 一补三化

清晨中的体育公园。

亮丽整洁的民族路商业步行街。

都市美景。张震
冬日的暖阳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穿行在省会大街小巷,目之所及,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便捷的配套服务设施,让人沉浸在幸福当中。
2017年,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石家庄市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寻找省会坐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完善载体功能,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全力打造高品位现代化的省会城市,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了全面提升。
高水平规划 引领城市发展
城市是吸引聚集产业、提升经济总量的重要支撑,也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石家庄市始终将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龙头,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以先进理念构建城镇体系,全面优化空间布局。
2017年,是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石家庄市着眼全球视野,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大背景,对标全国先进省会城市,以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的标准,高标准、高占位开展总体规划修编。
在总规编制过程中,按照“多规合一、全域统筹”要求,确保与京津冀协同规划充分对接,为城市未来发展长远布局。同时,采取“多领域协同、同步推进”的方式,联合多部门同期开展通风廊道、产业发展、综合交通规划、海绵城市规划等40项专项规划及研究,确保了规划成果的科学性、系统性。
一年来,石家庄市进一步加强重点片区规划编制,突出地域特色塑造城市风貌,改善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为了确保规划刚性,启用了“规划监查系统”,对市区批后管理工作任务进行了网格化管理,划分了责任片区,明确了责任人,做到了批后监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建设与管理可控。
“多规合一”作为事关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在2017年得到全面推进。
“‘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城市发展规划的目标,目前已完成都市区‘多规合一’一张图的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的衔接方案。”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多规合一”将因地制宜解决规划间不协调问题,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加强路网建设 完善载体功能
“咱石家庄终于有地铁了,我为这个城市感到骄傲。”2017年6月26日省会迎来地铁时代,开通首日市民纷纷前来感受地铁速度。经过5年建设,石家庄市地铁1、3号线首开工程实现载客试运营。
此次开通的线路共30.3公里。其中,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沿中山路敷设,西起桥西区西王,东至长安区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全长约23.9公里,设站20座;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为南北向,沿中华大街敷设,北起市二中站,南至石家庄站,全长6.4公里,设站6座。两条线呈“T”字形分布,主要解决市区中轴线东西向交通需求,并连通石家庄火车站,可最大限度发挥轨道交通的功能。
地铁线贯通、南二环西延通车、和平路高架建成、裕华路西延全面打通……刚刚过去的2017年,一份沉甸甸的工程清单,为增强省会综合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承载力增添了砝码。
“一年来,石家庄市以民生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品位。”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市区打通了裕华路等5条断头路,槐安路东二环立交、槐安路高架友谊大街匝道为城市交通功能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华大街南延、南二环东延、建设大街南延、青园街、汇明路、仓丰路、仓裕路7条道路及地下管廊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
与此同时,城区外围路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据市交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石家庄市共完成投资10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4.86亿元,南绕城高速、西阜高速、平赞高速正在加速建设中;干线公路及城市出口路建设完成投资14.12亿元,建设南二环东延、国道107北、省道西柏坡至驼梁等项目开工;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08亿元,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通行条件。
此外,石济高铁也在2017年年底实现了全线贯通,该线途经石家庄市石家庄站、石家庄东站,将京广高铁与京沪高铁衔接,实现了石家庄至济南2小时通达,对优化省会大交通网格局及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组合拳”出击 城市处处整洁有序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代表着河北的形象。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是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的重要手段。
2017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组合拳”出击,让城市到处整洁有序、体现管理。
平坦通畅的道路,底色毕现;偏僻的小街背巷,也难觅占道摊点;街头路面,几乎看不到任何违法小广告的影子……2017年以来,省会城市环卫质量大幅改善,市容管理井然有序,市民满意度极大提高。
每天凌晨3时,城市中的不少道路上便会出现一辆辆多功能洗扫车、冲洗车、微型洗路车,开始对道路进行冲洗作业。随着这些车辆缓缓驶过,路面上变得纤尘不染。
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脸面。根据气温变化,石家庄市从2017年3月份起,组织“八区一县”环卫队伍开展“洗路洁城”专项行动,彻底清除城市道路上的尘土、脏污。
在提高城区环卫质量的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店外经营和流动摊点专项整治行动在省会启动,重点解决占道经营现象影响市容的问题,进一步畅通道路交通,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每到一个城市,我首先看的便是这个城市的街道是否干净、整洁、有序,这是一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市民张女士说,如今,省会一天比一天靓丽,城市品质正在悄然提升。
据统计,2017年,石家庄市共清理生活垃圾、混合垃圾、建筑垃圾7.2万多立方米,清理高速路两侧垃圾污物4.5万多立方米,清洗沿街建筑外立面70万平方米;清理占道游商和店外经营等1.3万余处、占道广告牌和灯箱2.1万多个;清理主次干道、小街巷各类小广告350多万处。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对城区内的重要道路沿线、公园广场重要景观节点,种植各种时令花卉近2000万株,提升绿地面积35.8万平方米,设置立体花坛46座,提升公园绿化面积5.06万平方米。
“一补三化”见成效 县城面貌全面提升
县城是县域经济的载体和龙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为了打好县城建设“翻身仗”,2017年,石家庄市14个县(市)共谋划重大项目325个,完成投资160亿元,以实施公共设施补短板、环境容貌整洁化、建设改造精品化、产城教融合化(即“一补三化”)为重点,着力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了县城建设层次和水平,为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奠定了基础。
在赞皇县槐河路看到,曾经的“脏乱差”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整洁的路面,整齐划一的沿街商业立面,崭新的广告牌匾和交通信号灯,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赞皇县将槐河路作为标志性街道进行打造,重点对沿街建筑外立面进行清理整治,广告牌匾规范整治,实施道路“白变黑”工程、行道树间破硬增绿,以建设大绿量、多色彩、优品种的“海棠一条街”为目标,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7年,为全面提升县城的承载能力,石家庄市将县城道路、供排水、集中供暖、污水垃圾、场馆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作为重点,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攻坚。全年共启动79条道路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15座,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12个。
各县下狠招、出重拳,全面提升县城的环境容貌整体水平。全年共整治广告牌匾14295平方米,清理各类小广告16877处,清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5601起,清运各类垃圾19825吨,施划公共停车位1986个,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以上,人均道路保洁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以下。
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园林绿化,重点对迎宾景观大道、标志性街道、公园广场、街旁游园、县城出入口等重要节点进行绿化。全年共种植乔灌木245万株,增加绿化面积642万平方米,达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效果。
轰轰烈烈的2017年已经过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石家庄,将继续以规划为龙头,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难得机遇,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努力向现代省会城市迈进!(宋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完善省会载体功能 全面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