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江:筹建爱心养老院 让孤寡老人享晚年
筹建爱心养老院让孤寡老人享晚年
帮扶困难群体21年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给贫困孩子捐衣物。
为贫困老人送温暖。
在省会栾城区,提起王新江的名字,许多做慈善的爱心人士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好人,更是一个执着有爱的人!”21年来,王新江一直致力为贫困孤寡老人、儿童进行帮扶。从最初的一个人献爱心到带领数百位爱心人士一起做慈善,王新江爱心团队的爱心路没有止境,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助人为乐的精神传承下去。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会记住,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们这些有爱的人给我的帮助,谢谢大家!”2017年5月15日,在省会栾城区南陈村一处简陋的房屋中,瘫痪在床的张新海眼含热泪,对身边的爱心人士不断说着感谢。带着这些爱心人士前来的人叫王新江,是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此前,听闻张新海因脑出血瘫痪急需救治,却苦于资金不足迟迟未能治疗后,他带着一些爱心人士来到张新海家,将10000元现金交到张新海手中。“看到他能有机会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王新江说。
说起王新江助人为乐,要追溯到21年前。1996年时,王新江在一家药品公司做销售员,他负责一家医院的业务,在医院,王新江认识了梁增书。通过聊天得知,梁增书的女儿患了白血病,孩子奶奶因为孙女的病情急得瘫倒在床。梁增书便每天骑车30公里,在家和医院间两头跑。白天到医院照顾女儿,晚上要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一次,王新江见到梁增书从垃圾桶里捡东西吃,王新江立刻给他买了10块钱的包子,之后又捐出一个月的工资300元,随后他又向公司申请给梁增书捐了一些药品。“在捐赠仪式上,梁增书突然给我跪下了,男儿膝下有黄金啊,看到这一幕,从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有能力,就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王新江说。
此后,王新江开始零零散散地帮助一些孤寡老人和贫困辍学的儿童。从最初的一个人做慈善,后来吸引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行善,到如今这个组织已经发展壮大为二三百人的大家庭,最终成立了一个爱心团队——龙景山慈善苑爱心联合会。“时间久了,一些身边的朋友加入进来,还有朋友的朋友,慢慢地人就多了起来。大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出力出物,自发形成了一个民间爱心团体。”王新江说,他们的这个民间爱心组织成员大多都有工作,可再忙碌,大家总会抽点时间,为救助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7年,向元氏县、赞皇县的山区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捐赠6000余斤的米、面、油;2014年1月,他们走进鹿泉区牛山村,给20个特困家庭及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2000斤,现金4000元;2016年1月,为赞皇县特困家庭及孤寡老人捐赠大米1860斤、面粉12500斤,捐助特困学生20000元学费……时至今日,王新江和他的爱心团队足迹遍布栾城、井陉、元氏、鹿泉、赞皇等17个县(市)区以及衡水、保定、邢台、邯郸等地区,累计捐助100余万元,帮助3000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四个字。“每次看到老人们的眼泪就特别心疼,我们能为他们做的还是太少了。”王新江说。
王新江感慨:“在一些贫困山区还有许多亟待帮助的老人和孩子,而我们能做的还是太少了,希望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为了让这一心愿得以达成,能够更好地帮扶缺乏照料的孤寡老人。龙景山慈善苑爱心联合会在赞皇筹建的一家爱心养老院即将竣工,届时,一些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可以入住。对此,王新江表示,这样做是希望让那些孤寡老人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未来,他们的爱心行动会继续,王新江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帮扶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和特困家庭的队伍中,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让善行得以延续。(文/图南开宇 通讯员王子萱)
页:
[1]